國土署接軌永續循環趨勢 促進下水污泥廢棄物再利用
為接軌國際趨勢與配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國土管理署自105年啟動下水污泥乾燥減量計畫,改善公共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過去多以掩埋或焚化處理下水污泥方式已有成效,且持續加強轉型以「下水污泥多元再利用」,推動下水污泥朝向材料化、燃料化及肥料化等資源化再利用方向發展及降低污泥清除成本,截至目前已有3案取得再利用許可。此外,為提升管理效率與法制面簡化行政流程,現在更研擬修訂「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有助於提升行政效率及促進再利用產業發展,目前已完成草案預告程序,預計113年6月完成修法。
公私協力 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
國土管理署表示,為有效解決下水道污水廢棄物再生與轉換再利用產品,自105年啟動「下水污泥再利用第一期計畫」,補助臺南市與宜蘭縣設置污泥再利用設施,其中臺南仁德水資源回收中心建置燒結再利用廠,產製景觀粒料;宜蘭水資源回收中心建置炭化再利用廠產製為鍋爐用輔助燃料(炭化物),合計日處理量可達20噸。
為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國土管理署積極媒合水資源回收中心與再利用機構,其中花蓮縣政府與亞洲水泥公司合作,目前已累計核准3案再利用許可。此外,目前尚有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土壤改良劑、有機質肥料原料等項目辦理再利用試驗中,未來推動成功,不僅能提供污泥廢棄物多元去化管道,更創造再利用產品的經濟潛力。
研修再利用管理辦法 提升行政效率促進市場發展
國土管理署說明,「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自105年發布迄今已逾7年,多年來已累積眾多推動經驗,為加速推廣資源循環永續,並配合各行政機關所屬再利用相關規定,目前已研擬「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修正內容包含簡化再利用許可申請程序及強化污水處理廠再利用管理機制等,藉此全面提升行政效率並促進再利用產業發展,目前已完成草案預告程序,預計113年6月完成修法。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未來將積極配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以「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為基礎,加速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污泥多元再利用,未來將擴大我國下水污泥循環經濟產業鏈,以接軌國際永續發展潮流。
單位主管:陳志偉 組長
聯絡電話:02-8771-2395
發稿單位:下水道永續營運組
公私協力 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
國土管理署表示,為有效解決下水道污水廢棄物再生與轉換再利用產品,自105年啟動「下水污泥再利用第一期計畫」,補助臺南市與宜蘭縣設置污泥再利用設施,其中臺南仁德水資源回收中心建置燒結再利用廠,產製景觀粒料;宜蘭水資源回收中心建置炭化再利用廠產製為鍋爐用輔助燃料(炭化物),合計日處理量可達20噸。
為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國土管理署積極媒合水資源回收中心與再利用機構,其中花蓮縣政府與亞洲水泥公司合作,目前已累計核准3案再利用許可。此外,目前尚有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土壤改良劑、有機質肥料原料等項目辦理再利用試驗中,未來推動成功,不僅能提供污泥廢棄物多元去化管道,更創造再利用產品的經濟潛力。
研修再利用管理辦法 提升行政效率促進市場發展
國土管理署說明,「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自105年發布迄今已逾7年,多年來已累積眾多推動經驗,為加速推廣資源循環永續,並配合各行政機關所屬再利用相關規定,目前已研擬「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修正內容包含簡化再利用許可申請程序及強化污水處理廠再利用管理機制等,藉此全面提升行政效率並促進再利用產業發展,目前已完成草案預告程序,預計113年6月完成修法。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未來將積極配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以「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為基礎,加速推動水資源回收中心污泥多元再利用,未來將擴大我國下水污泥循環經濟產業鏈,以接軌國際永續發展潮流。
單位主管:陳志偉 組長
聯絡電話:02-8771-2395
發稿單位:下水道永續營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