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展開跨國經驗交流 國土署:聚焦次世代社會住宅政策發展
國土管理署今(21)日在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一樓大廳,舉辦「第34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邀請到日本都市再生機構福利綜合戰略部經理荒尾榮二就「日本UR機構多世代混居全齡社區推動經驗」來進行分享與交流。
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表示,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為臺灣社會住宅的興建訂下8年20萬戶的具體執行目標,同時也推動包租代管、300億元租金補貼及165億中產以下自用住宅房貸戶支持專案等多項措施,讓民眾無論是「租或買」都能受到政府的照顧及實質減輕居住負擔。
全國直接興建社會住宅10月已突破9萬戶,年底可達9.5萬戶
徐副署長表示,全國直接興建社會住宅工作在今(112)年10月底已突破9萬戶,中央現行的興辦數為46,420戶,年底會再發包4千戶。此外,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等地方政府也會再發包2,180戶,在中央與地方的互相合作下,持續擴大國內社會住宅興建量能,年底可完成9.5萬戶興建目標,朝向明(113)年底要達12萬戶的目標前進。另截至11月13日止,包租代管社會住宅有效契約數6萬3,367戶,包租代管持續滾動檢討精進,預計113年亦可達成8萬戶目標。
從日本高齡化社會的多元混居經驗,可做為臺灣住宅政策發展的借鏡
徐副署長指出,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讓長者能夠在熟悉的環境終老,政府也持續推動相關政策,以提升國內整體住宅政策對長者的服務。刻正推動中的包租代管4.0,就放寬「跨縣市換居」及「長者私宅換公宅」措施,鼓勵居住在無電梯公寓或無障礙環境不足的長者,能夠移居到安全且舒適的居住空間,同時也能銜接國內長照政策,建立在地互動與服務的良好關係,這與日本執行中的「打造個世代充滿活力生活」的住家、城鎮,期能建立青銀共居社區的理念相近,也非常謝謝日方的分享,對臺灣帶來第一線執行的寶貴經驗,也可做為臺灣往後住宅政策擬定與發展的借鏡。
中央攜手地方繼續興建 讓社會住宅遍地開花
徐副署長最後表示,現行國內在進行社會住宅規劃及興建的同時,也會納入不同年齡層居住及社會服務需求,設置包括如高齡日照中心、托嬰中心等公益設施,以及周邊公園綠地及公共空間等規劃,社會住宅推動至今,已成為「好宅」代名詞,很多縣市及民眾都極力爭取社會住宅的興建,因為大家都看見社會住宅是能夠提升整體生活環境品質,還能達到帶動整體發展的附加價值。未來中央與地方會攜手合作及持續興建社會住宅及建立可負擔且多元的居住選項,讓社會大眾可以選擇,中央與地方會繼續共同合作及努力,來完善國內居住環境與社會住宅建置工作。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國土管理副署長徐燕興、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副執行長鄒允中、日本都市再生機構福利綜合戰略部經理荒尾榮二及各地方政府社宅推動、管理單位同仁等,期望持續提升社會住宅的發展動能,並促進社會住宅政策的多元討論。
單位主管:林秉勳 分署長
聯絡電話:02-2772-1350
發稿單位:城鄉發展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