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擬補助花東7鄉鎮公所、NGO,並訂於108年3月21日舉辦「議題交流工作坊」
為促進花東地區發展養生休閒產業及人才東移,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於107年9月受理「108年度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申請,108年2月核定經費,共計7個鄉鎮單位獲得補助,補助金額共774萬元。
7個受補助單位分別是花蓮市田智宣文化藝術基金會、花蓮縣吉安鄉公所、花蓮縣光復鄉守望部落交流協會、臺東縣延平鄉公所、臺東縣卑南鄉公所、臺東縣金峰鄉公所、臺東縣達仁鄉公所等。期許藉由地方青年的串聯與合作,讓青年參與公共事務或進入產業,由下而上進行跨領域整合;繼而提升對在地的認同感,找到耕耘花東的價值。
青年v.s NGO 跨域資源共享
其中,延平鄉公所串聯鹿野鄉青年與NGO組織,帶動跨域發展與資源共享,並結合觀光休閒遊憩、食農教育、環境景觀、產業發展及行銷推廣等主題,嘗試跨域鏈結養生休閒產業;同時針對鄉內的創業青年,進行公部門計畫提案、業師輔導與商品開發協助,引領人才返鄉深耕。
吉安鄉公所規劃以產業及人才交流活動實作工作坊建置產業及人才媒合平臺,同時藉由定期辦理在地產業市集,輔導有意願創業但是無實體店面的移居與返鄉青年找到築夢管道,並透過深度小旅行的規劃,以民宿業結合周邊產業及景點,搭配試遊團的踩線及宣傳,推廣吉安的生活方式,加強外界對吉安的印象。
產業有機鏈結配合人才媒合 銜接地方創生
城鄉發展分署自103年度起,即開始推動本計畫,規劃「推動養生休閒產業發展」與「建立人才返鄉及東移媒合平臺」等議題,串蓮花東地區13個鄉鎮,整合在地青年、鄉鎮公所以及產官學界,透過產業有機鏈結及「在地聯絡網」建立,達到「用在地思維創造獨一無二特色」、「用青年角度重新思考地方發展」,在近年無形中涵養了各鄉鎮的「地方創生」能力,也期許未來能快速銜接。
城鄉發展分署亦針對受補助單位定期辦理「議題研討交流工作坊」,協助受補助單位了解計畫精神內涵,培養「在地聯絡網」思維。本年度「議題研討交流工作坊」訂於3月21日在臺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舉行,除了邀請關山鎮公所與電光社區進行經驗分享外,並針對各鄉鎮共同面對的「人力整備」、「空間活化」及「行銷在地」三大議題,邀請前花蓮縣玉里鎮德武國小校長陳明珠、邸TaiDang-臺東共同工作空間創辦人劉誥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蔡進士等專家學者,並與各鄉鎮公所、NGO代表交流研議,分享自身的操作案例,以期提升「地方創生」之能量。
歡迎各界於「花東地區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計畫」官網「網住花東情」追蹤瀏覽。
單位主管:陳興隆 分署長
聯絡電話:02-2772-1350
發稿單位:城鄉發展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