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求市區道路路面平整 精進改善人手孔蓋齊平的品質

市區道路主要位在都市計畫地區,人口聚集,提供車輛通行、居民進出、工商活動、防災、景觀等需求。市區道路下埋設民生管線密布、路口多、交通使用行為複雜,管線維修挖掘頻頻及路口煞車造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波浪形、龜裂或車轍破壞,形成市區道路的先天不利因素。若下雨道路泡水,車輛超速超載等外在因素,造成路床、路基、路面結構破壞,都是養護單位面臨的課題。鑒於各級政府推動道路平整方案多年,且已建置完善之管理機制,但路面不平仍常為民眾所反映的問題點,有必要再精進。

搜集各地方政府相關單位意見 探討精進措施

營建署表示,蒐集各縣市政府目前對於市區道路養護做法,許多縣市已透過E化管線資訊系統結合相關管理子系統,針對民眾通報案件,巡查反映案件,迅速現場修補處理。在管線挖掘案件完成後,回填及路面回鋪,或採全路面或全車道回鋪,路面即可平整美觀。若路段存在密集人手孔蓋之處,因孔座與路面材質不同,沉陷程度不一,常見高低不平並易肇禍。此外,在道路縱向或橫向線上,不同管線孔座高程不一,在路面面層刨鋪時,若無配合調整孔蓋高程與路面齊平,效果必會打折。最後,孔座如何與周圍路面齊平且美觀耐用,人(手)孔維修的品質要求,仍須加以精進。

E化管理平台結合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運用

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已陸續成立道路管理中心,並建立E化管理平台。藉由行動載具運用,快速協調管線機構及相關機關,處理日常道路挖掘作業聯繫及緊急應變事宜已初見成效。營建署表示,管理平台結合已建置多年之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屬國土資訊系統九大資料庫之一)善加運用,將有效整合道路地下各類管線之資訊。可作為管線單位查詢之依據,並可提供大數據(Big data)分析運用在道路挖掘申請、管制、養護管理及災害緊急應變等使用。

賡續整合意見 以利各縣市政府推動

營建署表示,人(手)孔蓋施工常造成交通不便及品質管控不良也容易衍生危險,道路下方管線多屬民生管線。各縣市政府應考量民生需求將人(手)孔蓋施工視為管理重點,探討研擬施工規範,據以供現場執行之依據,未來將持續整合相關單位意見,提供各縣市政府精進的參考。

單位主管:黃敏捷 組長
聯絡電話:02-8771-2640
發稿單位:公共工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