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內政部國土署:社會住宅經驗交流 從居住支持到社區共生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於今(114)年11月18及19日舉辦「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邀請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機構(UR)高橋健課長,以「UR租賃住宅中混合社區的形成」為題進行兩日分享。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日本UR機構在公共住宅政策推動上已逾20年,累積深厚的執行經驗,對臺灣社會住宅政策具重要參考價值。日本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機構,從早期住宅公團,廣設公共住宅,至今成為日本都市再生重要機構,在眾多公宅興建和都市再生推動,日本更從生活福祉與住宅韌性著手。本次臺日交流除探討「多元共居」,聚焦地區醫療福利據點化與以居民為本的設計規劃思維,透過融入在地需求與特色,推動都市再生與社區共融。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進一步說明,面對高齡化與家庭結構變遷,日本UR近年透過軟硬體改造、跨部門合作及社區協作,將原本僅滿足「居住需求」的社會住宅,逐步轉型為多功能社福基地的「生活平台」,而此概念係我國推動方向。包括推動地區醫療福利據點化、引進具醫療、護理、育兒與交流功能的複合設施;設置地區綜合支援中心、小型多機能居家照護據點、醫療院所及諮詢中心;並因應多世代需求推動住宅整備與無障礙化改善,同時配置生活連結支援人員(原生活支援顧問)協助居民日常需求。此外,也充分活化戶外空間、設施與集會所,打造跨世代交流場域。這些作法不僅要讓居民「住得好」,更要「生活好」;居民也不只是居住者,更是社區的共同創造者。未來本署將持續借鏡日本經驗,深化國際合作,使社會住宅與城市、地方及日常生活建立更緊密的連結,促進多元族群共居共融。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補充,研討會後亦安排日本團隊參訪延吉好室與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實地了解臺灣在規劃、設計及營運管理上的作法,深化國際交流並精進我國社會住宅管理與服務。截至今(114)年10月底,我國直接興建社會住宅已突破12萬戶,並規劃托嬰中心70處、日照中心33處、幼兒園21處、身障社福據點43處及其他多元設施24處,逐步建構完整的社區公共服務網絡,讓住宅政策在擴大「量」的同時,也同步提升「質」的發展,未來結合各類各層次的規劃工具、社會組織,有計畫盤點,讓「社宅」、「都更」投入的綜效和地區福祉能加乘提升,讓社福、托育等公共服務不僅走進社會住宅,更計畫引導地區永續韌性與再生福祉。

 

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從成家支持到社區共生:臺日公共住宅的實踐與展望-大合照.jpg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從成家支持到社區共生:臺日公共住宅的實踐與展望-大合照

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從成家支持到社區共生:臺日公共住宅的實踐與展望-經驗交流.jpg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從成家支持到社區共生:臺日公共住宅的實踐與展望-經驗交流

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從成家支持到社區共生:臺日公共住宅的實踐與展望-社會住宅參訪.jpg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從成家支持到社區共生:臺日公共住宅的實踐與展望-社會住宅參訪

 

單位主管:林秉勳 分署長
聯絡電話:02-2772-1350
發稿單位:城鄉發展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