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送內政部關於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前已掛號申請建造執照者,於該規則修正實施後尚未審查完畢及已領得建造執照申請變更設計法令適用疑義釋示函文影本乙份,請查照。
內政部函 88.07.28.台內營字第8807064號
說明:
一、復貴會88年6月29日建師全聯(88)字第410號函。
二、按領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辦理變更設計法令適用原則,本部87年7月2日台(87)內營字第8772186號函已有明示。次查本部86年3月28日台(86)內營字第8672492號函,申請變更設計應就新舊法規擇一適用,應不得僅選擇部份修正條文辦理變更設計。至於已掛號申請建造執照案件處理程序終結前,據以准許之法規有變更者,其新舊法規之適用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8條已有明定。
三、檢附本部87年7月2日台(87)內營字第8772186號函及86年3月28日台(86)內營字第8672492號函影本各乙份。
四、案經邀請法務部(未派員)、本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部分委員、省、市政府、部分縣市政府、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聯會、建築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等有關機關團體代表召開會議研商,獲致結論:
「按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8條所稱『處理程序終結』,為考量建築行為具有連續之特性,於申請建築許可,係指申請建造執照之日起至發給使用執照或依法註銷其申請案件以前而言。凡建築物於興工前或施工中申請變更設計時,其申請變更設計部分,如不妨礙都市計畫或區域計畫有關公共設施用地之劃設,或新修正之建築法令未有廢除或禁止之規定者,在程序未終結前,仍得適用原建造執照申請時之法令規定。」業經本部84.04.21.台內營字第8402867號函示案。有關領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辦理變更設計法令之適用,原則上應依本部前揭號函釋規定辦理。惟為統一執行標準,避免地方主管建築機關因認知見解不一,造成執行上之困擾,茲補充規定,在處理程序未終結前申請變更設計,欲適用原建造執照申請時之法令規定,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不增加基地面積。但因畸零地所保留土地於領得建造執造後方達成協議合併使用而增加基地面積者,不在此限。惟其增加部分之允建樓地板面積應依變更設計時之法令檢討。
(二)不增加原核准總容積樓地面板面積。
(三)建築技術規則高層建築物專章發佈施行前之申請案件,領得建造執照後申請變更設計,因建築物高度或樓層增加,由非高層建築物變更為高層建築物,其有關惟幕外牆活動安全門窗之設置標示、防火區劃及火警自動警報、自動撒水設備之設置等,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工編第233條、第242條、第257條之規定。
(四)涉及變更用途者,應符合申請變更時有關土地使用管制之規定,並依原建造執照申請時有關建築技術規則等法令規定檢討。
(五)領得建造執照後依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綜合設計鼓勵辦法規劃留設開放空間申請變更設計,而不增加原核准總容積樓地板面積者。
五、本部82.05.04.台內營字第8202383號函、83.06.11.台內營字第8372947號函、84.12.11.台內營字第8486838號函、84.06.06.台內營字第8472845號函、84.06.16.台內營字第8472913號函、85.04.10.台內營字第8502343號函、84.06.22.台內營字第8579937號函、85.07.02.台內營字第850457號函、86.01.25.台內營字第8672138號函、86.07.16.台內營字第8604918號函等十件解釋函84.08.01.台內營字第8480188號函案由二、案由三停止適用(詳附錄一)。
六、復貴會86.03.05.建師全聯(86)字第144號函。
七、按建築物於興工前或施工中申請變更設計時,其申請變更設計部分,如不妨礙都市計畫或區域計畫有關公共設施用地之劃設,或新修正之建築法令未有廢除或禁止之規定者,在程序未終結前,仍得適用原建造執照申請時之法令規定,本部84.04.21.台(84)內營字第8402867號函釋在案,次查本部84.08.01.台(84)內營字第8480188號函釋申請建造執照案件,不增加基地面積、總樓地板面積、用途不變更者,原則依本部84年4月21日台(84)內營字第8402867號函辦理。本案有關申請變更設計,應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8條暨本部上開函釋規定,就新舊法規擇一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