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永續發展 中央地方一起努力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昨(20)日舉辦國土計畫政策說明研討會,若干團體、學者或縣市政府主張被劃入農1不該是懲罰,要保障農二代等訴求;甚或提及現行個案變更將因國土計畫法而受限。對此,國土管理署再次重申,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尊重現況,不會影響民眾既有合法權益,未來也可利用通盤檢討調整;農業部代表指出將透過堆疊式給付以及稅賦及保險等多元措施,讓實際務農的農民有更好的保障。國土管理署表示,為使國土計畫法在明(114)年4月底如期上路,會持續加強與各界溝通,中央地方一起努力,因應氣候變遷,讓國土永續發展。
有關媒體披露有個案將因國土計畫法而不得變更情事,國土管理署澄清,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充分尊重現況也保障民眾合法權益,採計畫變更,搭配通盤檢討、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等機制,讓國土資源有更妥適的運用。至於外界流傳國土計畫法將使個案不得變更、被為農1或農2就不能變建地等等傳言,皆為有心人士刻意以話術混淆的錯假訊息,籲請民眾切勿輕信。
有關學者及若干縣市提及如何確保被劃設為農1的農民權益,農業部代表現場說明未來將透過堆疊式給付、農地農用的4稅3保(地價稅、土地增值稅、贈與稅及遺產稅免徵,以及農民健康保險、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及農民退休儲金)等多元管道,讓實際務農者從生產環境、就業支持及所得收益,都能獲得尊嚴及保障,詳細規劃預計9月正式對外說明。
有關國土保育區議題,國土管理署也說明,國土保育地區是目前區域計畫內位於特定水土保持區、水源保護區、國家公園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等環境敏感地區,現行相關規定皆有規範。此外,今年4月行政院召開會議請各環境敏感地區主管機關應確實持續檢討、更新圖資,國土管理署將持續掌握最新圖資並提供地方政府規劃利用,地方政府未來也可依照國土計畫法,配合環境敏感地區範圍,適時調整國保區邊界。
國土管理署表示,為使國土計畫法明年如期上路,在劉世芳部長指示下,已親訪11縣市政府溝通說明及釋疑,截至目前已有11個縣市政府送內政部審議,8月底前將增加至12個縣市。此外,國土計畫政策說明研討會將持續在中、南部辦理,面對面意見交流,化解各界疑慮,凝聚推動共識。
國土管理署呼籲尚未提報國土功能分區圖審議的縣市政府,儘速提送,以利將地方關切議題,透過審議過程,與中央各部會共同討論。國土計畫法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而制定,中央地方應一同努力,讓國土計畫法如期上路,共創發展及永續雙贏。
單位主管:蘇崇哲 組長
發稿單位:國土計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