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劇傳唱六十載 左營中山堂風華再現

梆子聲響起,從河南一路傳唱飄洋過海來臺的「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至今逾一甲子的光陰裡,無怨無悔挑起了戲曲薪傳的責任,屢屢應邀海外巡迴演出,行旅踏遍世界各地,並於101年5月20日正名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106年幸逢文化部「跨藝匯流.傳統入心公共建設跨域加值發展計畫」之契機,長期紮根高雄左營的臺灣豫劇團,以裝載左營人滿滿記憶的海軍中山堂為據點,即將蛻變為高雄傳藝中心。做為豫劇、歌仔戲、偶戲、皮影戲、南北管等重要傳統藝術的專業劇團,未來和宜蘭傳藝園區及臺北的臺灣戲曲中心共同形成三大傳藝重鎮,串連起全臺灣的傳統藝術資源。

高雄傳藝中心作為展演場所及串聯平臺

高雄傳藝中心結合「中山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中山堂附屬商業區設施新建工程」及豫劇團現址,將原已熄燈的歷史建築中山堂重新點亮,修復建置為劇場及支援中心,納入服裝、道具、布景、排練、人才培育等支持體系,串連藝文創作、節目企劃、設計等相關產業。配合眷村文化、展演設施及軍事歷史記憶之生活文化園區,創造跨劇種實驗及培養藝文欣賞人口之重要平臺與基地。

中山堂修復工程結合商業區設施完整園區機能

另為完善藝術園區整體機能,提供民眾更優質的服務,中山堂南側基地規劃新建地下3層至地上6層具備餐飲、商品販售、資訊服務、停車空間等機能之商業區設施,設計合格級之綠建築及智慧建築,以廊道連通劇場做為後台服務空間,保留既有中山堂園區植栽及歷史建築氛圍。

煥然一新而保有記憶溫度的劇場座席,外牆上船錨的意象帶來海那頭的聲響,既有建物由側面動線延伸至半戶外綠化景觀平台,跟著曲聲步進新建物內的旋轉挑空大廳,拾階而上那錯落有致變化無窮的露臺,從空間與時間的縫隙裡回望劇場,歷史與現在的時間軸自然結合,有趣而富有詩意。

考量左營眷村文化景觀,園區以「既有建物保存活化」為基礎,輔以推動藝術創作者進駐、發展休閒觀光,與高雄傳藝中心之核心機能相互連結。提供傳統戲曲相關體驗服務,提高傳統表演藝術附加價值。並希冀在園區完成後,除提升市民居住生活品質外,也能帶動周邊地區繁榮發展。

商業區設施新建工程預計110年完工

為創造美好空間體驗及落實工程品質管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洽請內政部營建署代辦商業區設施新建工程,由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東盟營造有限公司承攬施工,自107年10月開工,預計於110年完工。

洗鍊風華重啟扉頁的中山堂裡,嘹亮且繽紛奪目的豫劇即將上演,期待可為左營蓮池潭畔及舊城區帶來全新風景,將傳統戲曲的美好經驗完整傳承。

發 言 人:陳繼鳴 副署長
聯絡電話:02-8771-2354
單位主管:吳瑞安 處長
聯絡電話:07-221-2564
發稿單位:南區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