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管理署首創「高功率雷射加工技術」 有效提升人孔蓋抗滑並保障用路人安全
為改善現行國內老舊人孔蓋抗滑能力不足問題,國土管理署自112年起全國首創採用高功率雷射加工技術,此技術具備可就地加工的優勢,不僅可立即施作及增加人孔蓋表面抗滑能力,且同時提高人孔蓋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其中,抗滑係數從BPN由50以下提升至65以上,有效提升道路行車安全。
國土管理署指出,人孔蓋是道路下方維生管線維修的重要設施,經統計全國已設置污(雨)水下水道人孔蓋數量逾44萬,再加上台電、自來水、中華電信等管線單位超過230萬個。為進一步驗證及擴大此項技術的可行性,於今(113)年9月份,本署委託明志科技大學進一步進行「高功率雷射加工技術對下水道人孔蓋抗滑延壽驗證」計畫,相關成果在去(112)年11月的研討會上獲得各界高度關注,顯示該技術具有相當應用潛力,預計年底展開為期1年的人孔蓋抗滑能力驗證,包含研發就地施工的模組化機台、研訂人孔蓋延壽作業規範等創新技術應用,並提供縣市政府人孔蓋抗滑維護的新選擇,開啟下水道設施維護新篇章,以建置安全友善的道路環境。
此外,為接軌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國土管理署刻正進行高功率雷射技術的碳排放調查,不僅為人孔蓋的維護提供更安全更便宜的創新方案,也期望能在節能減碳議題上貢獻心力,為全國道路行車安全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人孔蓋雷射前後比較顯示表面抗滑能力明顯不同
單位主管:林厚名 分署長
聯絡電話:02-8995-3888
發稿單位:下水道工程分署